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 > 工作动态

牵手抱团开服务新路 民富菌强助乡村振兴——福建省永春县锦都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日期:2025-06-16 作者: 来源: 【字号: 打印本页
   永春县锦都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拥有食用菌出菇房15000多平方米、鲜菇冷藏库1500立方米,建有出菇大棚、冷藏库、数控菌包生产线。近年来,合作社针对当地菌菇生产经营分散、管理粗放、技术含量底、生产效益差等问题,积极开展产前、产中和产后一系列服务促进了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和种植户增产增收 

  一、突出“统”的角色,提供政策要素落地服务 

  合作社在菌菇生产之前,主动联系政府相关部门争取财政项目、信贷保险、电力优惠等惠农政策,减轻成员和周边菇农种植压力。同时,以合作社基地作为培训中心,邀请专家举办食用菌生产培训,特别注意选址、场地整治、种植大棚设置、配套设施建设等标准化、产业化生产的前期准备工作,以及生产中的注意事项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帮助菇农整体掌握生产全流程,避免盲目投入生产。 

  二、发挥“专”的优势,提供优质菌包代工服务 

  合作社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特点,分析比较多年来不同菌种的生产情况,寻找优质菌源,集中采购品质良好、适合本地生长的菌种。同时,充分利用冷藏库和现代化数控食用菌菌包生产线,发挥规模优势集中生产食用菌菌包,通过菌包代工服务为成员和周边菇农提供质量优良、价格优惠的食用菌菌棒,有效降低了菇农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能力。 

  三、强化“管”的能力,提供技术跟踪指导服务 

  合作社针对食用菌不同生长期的特点,以及菇农在生产管理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时开展理论和实操培训,积极探索如何增加产品和菌渣废料的科技附加值,提升成员专业技术能力和菇农种植水平。同时,安排技术较好且热爱食用菌事业的成员分片负责、点对点跟踪指导,并将技术跟踪服务纳入社员绩效工资考评,及时处理、反馈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成员和周边菇农安心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依托技术跟踪服务,物联网系统在生产基地和菌菇大棚得以应用,带动食用菌生产智能化、过程信息化、产业标准化、产品安全化,大大提高了食用菌生产的经济效益。 

  四、创设“保”的机制,提供终端市场对接服务 

  合作社利用新媒体的便捷性,注重与外界的信息互通,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和产品信息,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合作社成员和服务区域内的菇农所生产的鲜菇,经由合作社培训的经纪人负责销售。如遇鲜货市场饱和或价格低于保护价情况,经三分之二以上经纪人反馈,合作社核实无误后,即启动应急机制,以保护价统一回收。这种保底机制,通过产供销一体化服务,有效提高了成员和周边菇农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增强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合作社提供的社会化服务有力促进了当地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一是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生产物资集中采购和食用菌菌包代加工,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二是增加了经济效益。通过合作社标准化生产的辐射带动和有针对性的跟踪指导,菇农生产效益大大提高。三是提供了就业渠道。通过先行接受服务的菇农示范带动,镇上外出打工的农民和平时闲散人员不断加入到食用菌生产队伍中,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四是促进了产业发展。通过合作社的引领带动,食用菌成为当地农业的主导产业。目前,全镇已2000多户农民种植菌菇,建有菌菇生产大棚500多栋,种植面积超过1800亩,年产量达2万吨,年产值超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