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 > 工作动态

多措并举 协同发力 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率先提单产服务带农户

日期:2025-07-11 作者: 来源: 【字号: 打印本页

甘肃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率先提单产服务带农户的主力军,以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作物为重点,发动1万个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单产提升行动,努力确保全省粮食产量保持在1260万吨以上。

一、统筹谋划引导

印发《2025年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实施方案》,以全省18个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为重点,引导粮油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率先大面积提单产。制定《2025年中央财政农民合作社项目实施方案》、《2025年中央财政家庭农场培育项目实施方案》,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实施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将承担主体纳入重点监测农民合作社名录库和全国家庭农场“一码通”服务系统,强化跟踪辅导。加强部门会商,充分发挥区域农业应急救灾中心和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作用。强化监测预警,已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送省级预警预报信息19期,联合省气象局发布风险灾害预警3期。

二、强化支持推动

利用中央财政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资金,实施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对测产达标的规模主体给予每亩最高50元的奖补支持;推进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壮大,对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每个奖补10万元、家庭农场每个奖补5万元。通过项目引导和奖补激励,动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率先展示单产提升成效,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和有效模式,带动小农户打造一批“千亩示范方、万亩高产片”。目前,通过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测农民合作社名录库、全国家庭农场“一码通”服务系统,已落实项目承担主体3854个,服务带动农户2万余户,覆盖粮油作物种植面积38万余亩。持续开展“千员带万社”行动,发动各级辅导员1000余人次,深入粮油类经营主体,宣讲支持政策、推广先进技术、了解需求困难、对接专家团队,助力主体做好单产提升。

三、科技良法配套

成立省级粮油作物单产提升领导小组,遴选省内科研、教学、推广等部门的30名专家分作物成立单产提升省级专家指导组,分县区包抓指导技术落实,建立重点主体与专家信息双向互推、与农技人员有效对接机制,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现场观摩、经验交流、技术培训等活动,推广先进技术、先进经验。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以粮油类生产经营主体为重点,分季节、分区域开展全产业链技术或单项关键技术培训。2025年上半年,通过“云上智农”采取线上直播+录播回看方式,培训高素质农民、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等21.5万人次。突出“四良融合”促单产提升,组织各级农技人员2.6万人次深入田间地头,进乡村、联主体、包农户,及时向粮油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指导意见,开展技术培训、巡回指导、现场观摩等,确保技术落实落地。

四、健全服务保障

利用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支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通过项目示范,带动全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达到3600万亩次以上,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数量发展到2万家以上。推动建设一批布局科学、运营规范、服务优质、联农带农的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提高小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可得性。项目资金聚焦粮食作物生产过程,推行“服务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服务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等组织形式,优先支持集成技术应用推广、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环节。

下一步,甘肃省将按照农业农村部的部署要求,持续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加快推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持续强化监测预警,精准信息推送,加强粮油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培训,重点跟踪监测主体2000个以上。遴选一批主体提单产带动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典型案例,总结推广有效模式,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技术培训等,向小农户展示技术集成和模式应用成效。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