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 > 农业社会化服务
安徽省小麦农业社会化服务规范(试行)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小麦农业社会化服务基本要求、服务内容和服务管理。
本文件适用小麦生产的农业社会化服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32980 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服务质量要求
GB 16151.12 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NY/T 995 谷物(小麦)联合收获机械 作业质量
DB 34/T 2860(所有部分)水稻秸秆还田小麦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规程
4. 基本要求
4.1 服务组织
4.1.1 应具有独立法人资质和与服务内容相适应的经营范围。
4.1.2 应具有满足需要的办公场所、工作团队和相应的设施设备。
4.1.3 应具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规范的服务程序。
4.1.4 应定期开展相关业务培训。
4.2 服务人员
4.2.1 掌握农业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4.2.2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4.2.3 具备满足服务岗位要求的专业知识;
4.2.4 熟练掌握岗位技能,有资质要求的应持证上岗;
4.2.5 熟悉服务程序和服务要求;
4.2.6 定期接受业务培训。
4.3 设施设备
4.3.1 具有必要的农机设备,如耕整地设备、播种设备、灌溉设备、植保设备、收割设备、烘干设备、仓储设备等。质量应符合GB 16151(所有部分)要求。
4.3.2 具备符合安全要求的农药、肥料、农业机械等物质储存条件和人员安全防护条件。
4.4 服务评价
4.4.1 服务组织应定期开展内部工作评价,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由服务对象参与的外部评价,必要时可邀请第三方进行评价。
4.4.2 根据评价结果不断改进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
5. 服务内容
5.1 整地
5.1.1 内容
提供深耕服务、旋耕服务、开沟服务。
5.1.2 要求
5.1.2.1 一般为播种前10d。
5.1.2.2 深耕:深度为20cm~30cm;旋耕:深度≥15cm,连续旋耕田块间隔2~3年进行一次深耕。
5.1.2.3 开沟 :畦宽4m~5m,畦沟深0.2m,腰沟深0.25m,田边沟深0.35m,田外沟深0.6m~0.8m。
5.1.2.4 整地后,同一田块高差≤10cm。
5.2 种子处理
5.2.1 内容
提供种子代购及处理服务
5.2.2 要求
5.2.2.1 应选用通过国家、省级审定的,且当地农业农村部门主推的品种。
5.2.2.2 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的规定。
5.2.2.3 播前晒种、拌种或选择包衣种。
5.3 播种
5.3.1 内容
提供机播、撒播服务。
5.3.2 要求
5.3.2.1 正常年份小麦适宜播期:稻茬麦:沿淮地区半冬性品种10月15日~25日,春性品种10月25日~11月5日;江淮地区10月25日~11月10日;沿江地区11月1日~15日。旱茬麦:半冬性品种一般播期在10月5日~10月20日,春性品种播期在10月15日~10月25日。
5.3.2.2 播种量:稻茬麦:半冬性品种基本苗以15万~18万/666.7m2(播种量为9Kg~11Kg/666.7m2)为宜,弱春性品种基本苗以18万~20万/666.7m2(播种量为10Kg~12.5Kg/666.7m2)为宜。旱茬麦:半冬性品种基本苗以14万~16万/666.7m2(播种量为7Kg~9Kg/666.7m2)为宜,春性品种基本苗以18万~20万/666.7m2(播种量为9Kg~11Kg/666.7m2)为宜。
5.3.2.3 行距:稻茬麦:18cm~20cm ;旱茬麦:23~25cm。
5.3.2.4 播种深度:稻茬麦:3cm~5cm;旱茬麦:4~5cm,落籽均匀,无漏(重)播,覆土均匀严密,播后镇压。
5.4 病虫草害防治
5.4.1 内容
根据需求提供病虫害防治服务。
5.4.2 要求
5.4.2.1 根据当地农业植保部门发布的农作物病虫害情报,确定防治时间、药品、药量及配药标准。
5.4.2.2 根据作业地地理情况,设置农业植保无人机飞行高度、速度、喷幅、流量等参数。
5.4.2.3 作业结束后应认真填写植保机具田间作业记录及用药档案记录。
5.4.2.4 防治过程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
5.4.2.5 根据当地植保部门要求以及现有的技术设备选择合适的病虫害防治监测方式。服务质量应符合 GB/T 32980 要求。
5.4.2.6 除草期分为播种期和生长期,化学除草一季内最多1次。
5.5 水肥管理
5.5.1 内容
根据小麦生长期阶段特征,提供施肥服务。
5.5.2 要求
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
5.6 收获
5.6.1 内容
提供收割服务。
5.6.2 要求
5.6.2.1 损失率:全喂入式≤2%。
5.6.2.2 留茬高度:≤15cm,还田的秸秆切碎长度:2cm~3cm,并抛撒均匀。
5.6.2.3 茎秆切碎合格率:≥90%。
5.6.2.4 籽粒无污染;地块和茎秆中无污染。无漏割,地头、地边处理合理。
5.6.2.5 作业质量检测方法应符合NY/T 995。
5.7 秸秆处理
5.7.1 内容
提供秸秆还田粉碎、秸秆打捆离田服务
5.7.2 要求
5.7.2.1 秸秆还田:选择带有秸秆切碎功能的联合收割机,在收获小麦同时将秸秆切碎,并均匀抛洒在地里。
5.7.2.2 秸秆离田:选用小麦秸秆粉碎捡拾一体机;秸秆留茬高度≤10cm;收割后,种植户要留足充分时间(麦收后不少于10d),配合离田作业主体打捆离田作业,在天气、墒情等利于离田作业的情况下,不得放水泡田;秸秆搂拾 2 遍以上(含 2 遍),地面无散落、无死角、无过多残留;秸秆打包 3 圈网线以上(含 3 圈);秸秆打包后迅速离田,堆放在规定的临时收储点,收储点设置必须符合防火和运输要求,收储点内秸秆须在一个月内完成清运。
5.8 烘干及仓储
5.8.1 内容
提供小麦烘干和仓储服务
5.8.2 要求
5.8.2.1 不同收割批次小麦分别储存,分别进行干燥,同一批干燥的小麦水分不均匀度≤2%。
000015.8.2.2 干燥前需进行清选,含杂率≤2%。
6. 服务管理
6.1 服务流程图
小麦社会化服务流程见图1。
图1 小麦社会化服务流程图
6.2 服务接待
通过网络、微信、QQ、电话、现场等不同形式提供服务接待,接受服务对象的咨询和预定信息。
6.3 需求沟通
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了解整个服务的核心内容和具体需求。
6.4 服务计划
根据服务目的、服务内容、服务时间、服务地点、服务人员等,制定服务计划,并做好相关准备。
6.5 服务合同
6.5.1 服务组织开展小麦农业社会化服务前应与服务对象充分沟通后签订服务合同。
6.5.2 根据服务需求,确定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质量等,合同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a) 服务内容;
a) 服务方式(全过程服务、环节服务);
b) 服务质量;
c) 双方责任和义务;
d) 服务费用和支付方式;
e) 违约责任;
f) 争议处理方式;
g) 合同变更和解除。
6.5.3 在合同中明确的服务内容和质量要求见附录A。
6.6 作业实施
6.6.1 根据合同规定进行作业操作,作业实施有单环节服务、多环节和全过程服务。
6.6.2 作业过程应有记录档案、图片。
6.6.3 作业结束应签署作业确认单。
6.7 服务验收
按合同规定对服务内容进行验收,出现问题时按合同规定进行处理。
6.8 档案管理
6.8.1 应建立健全过程档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b) 服务合同;
c) 基本信息,包括服务对象资料档案,服务项目、时间等;
d) 农资资料档案,包括农资种类、数量、价格等;
e) 农业机械档案,包括作业量、作业时间、维护保养情况等;
f) 作业过程档案,包括耕地、种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运输、烘干、储存等作业时间、数量、田间服务质量等;
g) 费用支出记录,包括购买农资、机械化作业等的费用;
h) 争议处理档案。
6.8.2 档案建立应一户一档,档案应有固定地点存放,保存期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附录A
(资料性)
合同中需明确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
表A.1 合同中需明确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
服务内容 |
质量要求 |
||
建议指标 |
协商内容 |
||
备耕 |
备耕时间 |
|
根据不同地区播种时间要求,选择备耕时间。 |
种子品种、质量、采购时间 |
应选用通过国家、省级审定的,且当地农业部门主推的,生育期适宜,优质高产,抗病、抗倒、抗逆性较好,适宜机械化生产的品种。 |
|
|
肥料和农药名称、用量、采购时间 |
|
根据需求,双方协商。 |
|
…… |
|
|
|
耕地 |
耕整地模式 |
如旋耕、深翻、深耕、免耕等方式,选取一种或多种。 |
根据土壤等条件,选择耕整地模式。 |
作业起止时间范围及进度安排 |
|
根据不同品种要求,确定耕整地时间及进度。 |
|
作业深度 |
|
根据需求,双方约定。 |
|
…… |
|
|
|
种子处理 |
使用的药剂和用量 |
|
根据需求,双方约定。 |
处理时间范围和进度 |
|
根据需求,双方约定。 |
|
处理效果 |
|
根据需求,双方约定。 |
|
…… |
|
|
|
播种 |
播种方式 |
机械条播、飞机撒播等。 |
根据当地土壤、地形条件等选择播种方式。 |
播种时间 |
正常年份小麦适宜播期:稻茬麦:沿淮地区半冬性品种10月15日~25日,春性品种10月25日~11月5日;江淮地区10月25日~11月10日;沿江地区11月1日~15日。旱茬麦:半冬性品种一般播期在10月5日~10月20日,春性品种播期在10月15日~10月25日。 |
根据土壤墒情等双方协商决定 |
|
播种机械 |
秸秆还田防缠绕免耕播种机、整地施肥播种一体机、高畦降渍播种一体机 |
|
|
植保 |
植保(除草剂名称、施用量) |
一般参照当地植保部门病虫害情报信息 |
|
植保(农药名称、施用量) |
一般参照当地植保部门病虫害情报信息 |
|
|
植保机 |
宜采用自走式高地隙喷杆喷雾机、无人机等防治。 |
|
|
…… |
|
|
|
收获 |
收获机机型 |
选用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需秸秆还田的需选用带茎秆切碎、匀抛装置的收割机。 |
按作物品种、收获物、地块面积和地形条件选择收割机机型。 |
收割时间 |
|
按作物成熟度、气象条件、土壤条件等作业条件要求,确定收割时间及作业进度。 |
|
收割损失率 |
全喂入式≤2% |
|
|
收割破损率 |
符合农产品收购要求 |
|
|
收割含杂率 |
符合农产品收购要求 |
|
|
割茬高度 |
割茬高度小于15cm,还田的秸秆切碎长度2~3cm,并抛撒均匀。 |
|
|
茎秆切碎合格率 |
≥90% |
|
|
…… |
|
|
|
秸秆处理 |
处理方式及时间 |
秸秆离田、秸秆还田。 |
根据农业生产服务主体实际情况,确定处理方式和时间。 |
农机具 |
秸秆离田宜选用秸秆打捆机,秸秆还田宜选用带秸秆切碎功能的联合收割机。 |
|
|
秸秆留茬高度 |
还田留茬高度:≤15cm,秸秆切碎长度:<10cm;离田留茬高度:≤10cm。 |
|
|
…… |
|
|
|
烘干及仓储 |
烘干时间 |
收获后及时烘干 |
|
烘干机 |
列出采用的烘干机型号、烘干效率 |
|
|
烘干质量 |
不同收割批次小麦分别储存,分别进行干燥,同一批干燥的小麦水分不均匀度≤2%。 |
|
|
…… |
|
|
|
仓储 |
将作物按品种分类仓储,保证不混杂,粮仓保持日常通风干燥,有效保障作物品质。 |
|
|
…… |
|
|
|
全程社会化服务 |
全过程服务 |
|
约定亩均农作物产量,如未达到约定产量,双方协商补偿金额或者具体补偿方式等。 |